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全力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提质增效 | |
|
|
近日,202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学术年会暨首届苏州未来新药大会在苏州举行。会上,来自药监部门、科研院校、医药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药品监管政策和未来新药开发主题开展了多角度深层次研讨。可以期待,大会将有力推动未来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近年来,苏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放管服”,当好专业队、干好精细活,加强与苏州检查分局的协同联动,有力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放”优化产业准入环境 深化审批“六减”行动,推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审评审批优流程、简环节、提效率。建立“面对面”对接服务机制,全力协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上市等难题,在全省率先运行省药监局审评核查苏州分中心、总办件量居全省审评核查分中心之首,获批设立省药监局审评核查苏州高新区、常熟工作站,有力助推企业加快创新产品产业化进程。推动建立“研易达”制度并升级至2.0版本,提升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物品进口便利化水平。建成市药检中心生物制品检验检测基地,有力支撑生物制品研发、注册、进口。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工作获国家药监局肯定。建成运行全国首个国家级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员实训基地,并成功举办7期实训班。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药械化检查员实训基地,建立市级检查员管理机制。加大临床研究支持力度,全市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质医疗机构21家、涉及专业163个。 二是聚焦“管”筑牢产业安全底盘 面对繁重监管压力,推动建立市药安委等三个药品安全协调机制,推进市县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防疫药械、高风险产品、集采中选产品、药品网络销售等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监管,在全省首个出台加强执法效能建设的意见和执法办案质量评估办法,探索与市政府外事办建立进口药品合法性核查机制,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在全国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基层联系点交流会(第一场)上发言,全市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三是聚焦“服”激发产业创新动能 参与制定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等政策举措。全力保障防疫药械供应,相关工作受到国务院专项督察组高度肯定。牵头梳理排摸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会展活动情况,推动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学术年会暨首届苏州未来新药大会、药品安全与监管博士后论坛等活动在苏举办。强化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质量标杆培育,建立医疗器械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信达生物、雷允上药业获市长质量奖。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指导生物医药企业研制国际标准5项。发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将生物制品制造相关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常规20多个月压减到2.5个月左右。开展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导航,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瑞派宁公司获首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苏州生物医药企业及研究机构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中获奖6项,占全省一半。推出全国首单药品专利链接保险,为原研药企降低维权成本。 |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本站由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者建立镜像
邮编:210008 电话:83273610 地址:南京市鼓楼街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0000004
备案号:苏ICP备09039606号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0488 您是第位访问者
近日,202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学术年会暨首届苏州未来新药大会在苏州举行。会上,来自药监部门、科研院校、医药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药品监管政策和未来新药开发主题开展了多角度深层次研讨。可以期待,大会将有力推动未来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近年来,苏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放管服”,当好专业队、干好精细活,加强与苏州检查分局的协同联动,有力促进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提质增效。
一是聚焦“放”优化产业准入环境
深化审批“六减”行动,推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审评审批优流程、简环节、提效率。建立“面对面”对接服务机制,全力协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上市等难题,在全省率先运行省药监局审评核查苏州分中心、总办件量居全省审评核查分中心之首,获批设立省药监局审评核查苏州高新区、常熟工作站,有力助推企业加快创新产品产业化进程。推动建立“研易达”制度并升级至2.0版本,提升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物品进口便利化水平。建成市药检中心生物制品检验检测基地,有力支撑生物制品研发、注册、进口。国产普通化妆品备案工作获国家药监局肯定。建成运行全国首个国家级医疗器械、化妆品检查员实训基地,并成功举办7期实训班。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药械化检查员实训基地,建立市级检查员管理机制。加大临床研究支持力度,全市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质医疗机构21家、涉及专业163个。
二是聚焦“管”筑牢产业安全底盘
面对繁重监管压力,推动建立市药安委等三个药品安全协调机制,推进市县药品监管能力标准化建设,督促企业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防疫药械、高风险产品、集采中选产品、药品网络销售等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监管,在全省首个出台加强执法效能建设的意见和执法办案质量评估办法,探索与市政府外事办建立进口药品合法性核查机制,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在全国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基层联系点交流会(第一场)上发言,全市药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三是聚焦“服”激发产业创新动能
参与制定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实施方案、“苏州生物医药十二条”等政策举措。全力保障防疫药械供应,相关工作受到国务院专项督察组高度肯定。牵头梳理排摸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会展活动情况,推动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学术年会暨首届苏州未来新药大会、药品安全与监管博士后论坛等活动在苏举办。强化生物医药产业领域质量标杆培育,建立医疗器械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信达生物、雷允上药业获市长质量奖。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指导生物医药企业研制国际标准5项。发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将生物制品制造相关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常规20多个月压减到2.5个月左右。开展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导航,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瑞派宁公司获首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苏州生物医药企业及研究机构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中获奖6项,占全省一半。推出全国首单药品专利链接保险,为原研药企降低维权成本。
本站由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者建立镜像
邮编:210008
电话:83273610
地址:南京市鼓楼街5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200000004
备案号:苏ICP备09039606号
苏公网安备:32010602010488